安装与使用
1、本仪器开箱后,行外观检查,并在室温下放置8小时以上后,检查各开关是否好并将其拨至关闭位。
2、检查市电插座内是否有保护接地线,如果没有则应将仪器接根良好的保护地线以防漏电触及人身安。(注意!为确保人身安,电源插座的接线应按家标准的规定:中间孔是接地线,可靠接地。左孔为零线,右孔为火线。)
3、将95%纯度的无水乙醇注入冷浴槽内,注意液面应离冷槽上沿边留有约1公分,以防出。
4、开启“电源”开关,浴内开始均匀搅拌,数秒钟后,温控表上显示浴内温度,按动温控表上的“设置”键,显示SP字符,再按动“递增”或“递减”键,设
定所需温度,再按动“设置”键,设置毕,此时<制冷>示灯亮。
5、开启“制冷”开关,机内压缩机开始制冷,冷却风机也开始排风,浴内温度开始下降,待制冷示灯灭,<加热>灯闪动,表示冷浴已经开始恒温,此时可以按试验方法行试验。
6、在观察试样是否凝固时可将“计时”开关开启,数字显示“000”,用手拉动试管至45度位,开始计时60秒,报讯声响过可将试管从浴中抽出观察。
7、凝点试管内注入到达刻线的油样,将凝点套圈放入浴槽孔中,将试管插入槽孔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胶塞上。
8、预找好温度计水银点在油样中的距离(根据标准规定),把试管胶塞盖在试管上面,盖紧,看温度计底水银点在油样中的距离(根据标准规定),当温度接近凝点时,每降低1度,手拉动试管,打开计时开关,使其倾斜45度,计时1分钟后,抽出试管,观察其凝固没有,如没凝固,再把试管插入浴中,让其垂直,再将1度,再抽出试管,观察,直到其凝固就是凝固点。
下面摘录试验标准中的试验步骤以供参考:
1、从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内壁要处处距离相等。
装好的仪器要垂直地固定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应不少于70mm。
冷却试样时,冷却剂的温度准确到±1℃。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的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仪器倾斜成为45度,并将这样的倾斜状态保持1分钟,但仪器的试样分仍要浸没在冷却剂内。
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业乙醇擦试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试管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
注:测定低于0℃凝点时,试验前应在套管底注入无水乙醇 1-2ml。
2、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 ,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试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行测定 ,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注:试验温度低于-20℃时,重新测定前应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放在室温中,待试样温度升到-20℃,才将试管浸在水浴中加热。
3、当液面的位置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 ,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
达50±1℃,然后用比上次试验温度4℃,或其他更的温度重新行测定,直到某试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有了移动为止。
4、找出凝点的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就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采用比不移动的温度2℃,重新行试验。如此重复试验,直至确定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的液面停留不动而提 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就取使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5、 试样的凝点行重复测定,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次所测出的凝点2℃。
更详细的试验步骤请参照GB/T510标准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