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现场动平衡计的原理

现场动平衡计的原理

更新时间:2018-04-12  |  点击率:959

现场动平衡是转子在它本身的轴承和机架上,而不是在动平衡机上行的动平衡过程。换言之,在作现场或在机器试验场所,转子的振动状态不满意,此时加以改善机器运行振动状态所行的动平衡计为现场动平衡现场动平衡的目的是使不平衡引起的机械振动、转轴的动挠度和作用于轴承上的力达到允许值,所以现场动平衡的评价般是用现场机器运行的振动标准行衡量的。

平衡的原理

1、产生不平衡的原因

转子不平衡是由于转子件质量偏心或转子件出现缺损成的故障。据统计,旋转机械约有70%的故障与转子不平衡有关。不平衡是各种旋转机械中zui普遍存在的故障。引起转子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转子的结构不合理、机械质量偏差、装配误差、材质不均匀、动平衡度差;运行中联轴器相对位置的改变;转子件缺损,如:运行中由于腐蚀、磨损、介质不均匀结垢;转子受疲劳应力作用成转子的零件(如:叶轮、叶片等)局损坏、脱落,产生碎块飞出等[1] 。

2、转子平衡的原理

重新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以使得转子的轴线与其中心主惯性轴线相重合。在转子旋转时,利用仪器测试其转动时的不平衡量存在的位置以及大小然后根据所得数据再相对位置增加或减少重量来实现平衡。

3、不平衡的类型

成转子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很多,按发生不平衡的过程可分为原始不平衡、渐发性不平衡和突发性不平衡等几种情况。

(1)原始不平衡:由于转子制误差、装配误差以及材质不均匀等原因成的,如出厂时动平衡没有达到平衡度要求,在投用初期,便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2)渐发性不平衡:是由于转子上不均匀结垢,介质中粉尘的不均匀沉积,介质中的颗粒对叶片及叶轮的不均匀磨损以及作介质对转子的腐蚀等因素成的。其表现为振动值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3)突发性不平衡:是由于转子上零件脱落或叶轮道有异物附着、卡塞成,机组振动值突然增大后稳定在定水平上。

机理分类:

静不平衡

动不平衡

动静综合不平衡

故障征

转子不平衡故障的主要振动征是

(1)振动的时域波形近似为正弦波;

(2)频谱图中倍频为主要频率;

(3)振幅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4)当作转速定时,相位稳定;

(5)转子的轴心轨迹为椭圆;

(6)从轴心轨迹观察其动征为同步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