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辐照计主要基于光电效应原理运作。当紫外线照射到探测器(通常由硅、硒化锌等半导体材料或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光敏元件构成)表面时,入射光子的能量被吸收并激发材料中的电子跃迁,形成光电流。这种电信号的强度与紫外线的辐射能功率密度成正比。
紫外辐照计产生的微弱光电流需经过放大电路增强,再通过模数转换模块转化为可读的数字信号。仪器会以单位面积内的功率值显示实时辐照度数据,实现定量化测量;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可选择不同响应波段的探测器组合使用。例如,有的仪器配备滤波片以限定特定波长范围的紫外线通过,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行业标准。
紫外辐照计的测定步骤:
1.准备工作
-确认设备状态: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需更换电池,应按规范操作)。确保探测器窗口清洁无遮挡物。
-选择合适量程:根据被测紫外线源的强度范围调整仪器至对应的档位量程,避免超量程导致数据误差或损坏传感器。例如,强光源需选用高量程模式。
2.定位与对准
-调整探测器方向:将仪器的探测器正对紫外线源,保证入射角度垂直于感应面,以获取准确读数。若测试材料(如太阳膜、隔热玻璃)的阻隔性能,需分别测量透过前后的值,且两次测量时光源距离应保持一致。
-稳定环境条件:尽量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操作,远离强电磁干扰源,防止影响测量稳定性。
3.数据采集
-实时监测:开启仪器后等待数值稳定,记录显示的紫外线辐射能功率密度。对于动态变化的光源,可多次采样取平均值以提高可靠性。
-多通道应用(如有):部分机型支持UVA/B/C等不同波段的同时测量,需按说明书切换通道并分别记录各波段数据。
4.结果处理
-对比分析:若涉及材料性能评估,通过比较透过前后的数据计算阻隔率;若是单纯检测紫外源强度,则直接依据标准限值判断合规性。